图1 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
4.1 plc型号的选择 由于三菱fx系列plc兼有整体式和模块式可编程控制器的优点,其功能强,响应速度快,因此选取该系列产品。plc的输入点和输出点各需要30多个,参照其标准配置点数,选用fx2n-64mr。该型号共有输入点32个,输出点32个。为节约点数,也为了留出必要的空点以方便将来设备升级,将若干逻辑关系简单的输入输出改为继电器控制。这样以来,实际使用的点数大约为58个(其中输入点30个,输出点28个)。控制上料和进料的变频器采用三菱fr-s500系列产品,触摸屏采用f940产品。
4.2 工序控制 每一根棒料原料所经过的工序如图2所示,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信号由行程开关、压力传感器和光电编码器等提供,前一工序的结束信号一般同时用作后一工序的起始信号,在必要时做相应的延时处理。如压料工序,由光电编码器结合行程开关对棒料是否到达,以及是否离开压料位置进行判断;夹紧、剪切和松开工序由压力传感器和行程开关判断,在夹紧压力达到额定值时压力传感器发讯,开始剪切。剪切完毕后刀头对应的行程开关发讯,夹紧油缸泄压松开。
图2 单件棒料加工工序
由于棒料原料的料头一般会存在一定的缺陷,不能直接用于后续加工。所以对料头做特殊的处理上,即将尽可能少的料头剪掉。因此设备要对马上要剪切的部位做出判断,以确定是否为料头部分,如果是料头部分,同时又在旋钮中选择了“剪料头”,则对料头进行“剪料头”工序。对原料的尾料部分也要做相应的处理,在出料时增加“分料头”工序。如果是开机后的第一根原料,这一功能可以比较容易实现,对于连续生产中的后续原料,则有赖于参数的设定,通过对触摸屏所设定的原料长度和下料长度的计算,可以预先知道每一根原料可以下料的根数,在完成这些根数之后的余料可以判定为料尾,而次料则可以认定为下一个料头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计算时必须考虑必要的夹持长度。 系统具有自动计数功能,每一次有效剪切都将做一数值上的累加,保存在plc上可断电保持的数据寄存器中。当累加到触摸屏所设定的生产计划数时,系统会暂停运行,提示操作者是否继续生产加工。 考虑到液压系统的特点,在电磁阀的动作上增加限制条件,即其只有在液压泵电动机正常后才能动作,可通过电动机启动延时来实现。 4.3 速度控制 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,下料长度一般在60mm~280mm之间,又由于机床在运转效率及稳定性方面都有要求,因此系统设计运转速度随下料长度的增加而增加。当下料长度较短时,上料电机及进料电机以慢速运行;反之则以快速运行。上料工序分为两段,由变频器控制上料电机的速度,前段较快,后段较慢且与进料电机同速。变频器一般都会支持多段速调速,在此上料电机实际使用7段速而进料电机使用6段速。具体速度搭配如表1所示,从速度1至速度7依次加快。
当开机时或参数改变时,触摸屏确定的下料长度传至plc,程序判断下料尺寸所处范围,然后在合适工序期间触发相应的变频器通路,调出相应的速度。 该plc电气控制系统是强弱电混合系统,因此在控制柜的元件布置和走线上应有相应的考虑。,接触器、空气开关和变频器等原件放置于电器柜中,而plc等放置于操作台中,以减少电磁干扰。在plc的输出点连接电磁阀时,并联rc吸收装置,以消除电磁噪声。该机床实际应用于大批量生产中,由于线路简化,操作方便,自动化程度高,可在类似场合推广使用。 5 结束语 该机床设计先进,属国内领先的产品,可完全替代昂贵的进口产品。加工的成品端口质量好精度高,端面倾斜度≤1°,端面圆度≤0.04d,塌边长度≤0.2d,下料长度误差±0.15mm。加工效率在20支/分钟以上,可大大提高劳动效率。另外在节能降耗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。据保守估计,使用该产品,仅计算降低刀口损耗方面的收益,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。
我们公司主营柔性振动盘、柔性供料器、非标自动化设备、柔性振动盘、柔性生产线、柔性自动上料系统、并联机器人摆盘机、视觉自动分拣设备、柔性上料工作站、视觉检测机等业务,厂家直营,支持定制,免费获取全套方案。
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我们本着传播知识、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,为网友免费提供,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,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,本站将立即删除。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,以便我们及时纠正。
服务区域: 广东 上海 江苏 北京 重庆 浙江 云南 新疆 西藏 天津 台湾 四川 陕西 山西 山东 青海 宁夏 内蒙古 辽宁 江西 吉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河南 河北 海南 贵州 广西 甘肃 福建 安徽